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

就是愛Racing





從八月初回高雄之後,一如往常地在工廠打工,也不免俗地在做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開始有倦怠感,工作的意義變成我想思考的問題。



覺得要花上大多時間跟心力去做不喜歡的事情來維持在極短時間得以去做喜歡的事情是很矛盾的事情...我這個人可以說是相當短視近利,鎮日想著玩樂以及自己的嗜好,對於未來前途則沒有什麼規劃...儼然是不會有什麼出息的標準楷模。



因為這時候總是獨處,騎車跟洗澡的時間是最常想事情的時候。







無法對一輩子熱愛騎車有著斬釘截鐵的諾言,因為小時候自己也熱愛著四驅車、彈珠超人這類現在已經不碰的玩具。



所以有些夢想,就算是想也不敢大剌剌的說出來的。



其實是最想把這些話說清楚的,卻始終辭不達意,關於機車所給予的那些收穫。



只知道在衝入彎的時候,把身體放出來,掌握著右手的節奏,追求人車一體的感覺,不斷提早扭動油門的時間,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把自己逼迫到極限的地方,這樣的挑戰是多麼地痛快。(這邊指的是在賽道上練車的情形)



比起車子的種類,更重視騎乘的過程,是故不管是Easy、Mio、Attila、Dio還是SR跟FZ,都可以讓我騎得很開心。反而是很多人夢想的大車,會讓我擔心修不起所以會放在最後考慮。







加上昨天去看的比賽,一共看過了三次張耀揚的賽事,我覺得他是一個對於騎車樂在其中的人,比他強的人不是沒有,但是很少看到像他這麼樂天又深具個人魅力的車手,這個長相平凡的中年人不禁讓我為他鼓掌。



不論是在騎車、練車或是從螢幕上看比賽,不知道有幾次都在心裡說著"騎車好棒"這句話。







而真正會令人沮喪的是,擁有著這麼大的快樂,卻鮮少有人能夠理解或分享,身邊的目光總是先看到我身上的疤痕以及開銷的金額,然後對著我潑上"你這麼瘦小、不適合騎這麼大的車吧,好危險。"的冷水。



我永遠記得系上一位教授說"基於安全考量,我絕對不會讓我的小孩騎機車。"



而有一位姓毛的政府官員也說"台灣的交通會這麼亂,都是因為機車太多。"



這麼多人騎著車,大眾卻始終只認同汽車才是成熟的交通工具。



國內報紙從來就只有F1的賽事報導。



只要年輕人騎著機車犯罪就會被冠上飆車族的名號。



重車騎士合法爭取權利卻被污名化成群聚叫囂。



扯遠了,但目前的我仍舊是喜歡騎車,這篇文章的大意也就僅此而已。





































































SG當然絕對只是附加的價值......



4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