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到的一句話,人要重視自己真正的感覺。當然也可以說人貴自知,但多少有意思上的差異。
當我們在買下一件商品時,我們重視的到底是商品本身?還是他的附加價值?當然很多時候是both。
這商品所有的細節都很棒,但是有沒有售後服務?有沒有保固?
扯遠了,我想說的是,有些人是在乎那些附加價值大過於對商品本身喜好的。
iPod很好,到底是他的設計、外觀、操作便利上吸引人。
還是因為大家都在用,我們一不用就會落伍,買了之後大家都會說"是iPod耶"?
這就是另類的附加價值。
我看到更多的是在穿著上的崇拜現象。
Y拍每個商品後面唯恐少了瀏覽數,不停的打上冠希、小豬、藤原HIROSHI、NIGO、牛王、限量等等。
在買之前不先注意尺寸、品牌、款式,而是問說"這真的是XX在演唱會(電視劇、電影、路邊攤)穿的那件嗎?"
要脫手的時候,商品敘述也只有誰誰誰穿過(圖片還要附上),就沒了。
接下來的不用我說相信你也很清楚。我就直說了。
他們只不過是在哪邊的螢幕或是海報上看到誰誰誰穿起來很殺很趴很帥氣就硬是買下來。完全沒想過自己穿起來是什麼樣子。
當偶像換了一套衣服,他們就會說上一個牌子已經不流行了啦,現在這個比較潮!
偶像跟著時間在換,衣服當然也要換。
再說難聽一點。他們是很缺乏自信心的一群人。
渺小到、要靠明星來維持自信。
渺小到、要用品牌來突顯氣魄。
渺小到、要以價錢來堆疊身價。
自己的感覺是什麼?
我無論如何無法欣賞的,不是穿的人,而是被品牌給圈套住的人。
我要說的是。
穿衣服的人要能知道,自己想穿什麼、在穿什麼、穿的東西是什麼、那東西又有什麼。
當然,對一般的人來說這或許算是走火入魔了。但對那群可以排隊買炒價商品的玩家來說,這又算得上什麼?<什麼?大聲點聽不見!(誤)>
說真的,還是很多人很有格調堅持走自己的路的。真有心在特定風格的,光從氣質上就營造出來了,所謂的相由心生啊。
無論如何,在買東西前,問問自己的感覺。而不是感覺別人會有什麼感覺。
希望大家都能夠找到。
圖片的意思是,孫燕姿有說過感覺對了我要出發。不好笑不要打我對不起我知道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