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9日 星期五

所謂故步自封





So boring.



是改變了還是怎樣?



身邊的事情無聊到連無聊都不想說了。



逛街也懶得去了,想買的東西早就都想好,就算難得出門,不是沒伴、就是沒錢,嗚呼哀哉。



找人去書局看書,沒人有那個時間,說別裝什麼文藝青年啦,來看漫畫啦。



想騎車,噢!本來就沒有想騎車的人。



幹!



唯一可喜的是還有很多啤酒駐守在冰箱。

2008年2月27日 星期三

M65 野戰大衣





軍裝,因為它完全以實用為主的設計,不論時間怎麼過去,風潮怎麼改變,始終不退流行。也因此成為很多品牌最佳的創作題材。



今天說到的M65可說是最具知名度與代表性的軍裝外套。(在文章最後會附上M65的簡介,為轉貼自網路上的資料。)



之前在網路上找小尺寸的M65,沒想到連XS都嫌太大件了,矮子瘦子真是沒有穿軍裝的命啊,而身邊這件是前陣子在kurt的跳蚤市場裡面找到的,是ALPHA生產的美軍制式民間版本,尺寸為XXS,難得有我可以穿的SZ,雖然是二手品、價格也不是太漂亮,但還是咬牙買了下來。



正面全圖。





背面全圖。





衣服上的標誌(公發版本是不會打上產地、所以推論這是民間版本。)





沒看錯!尺寸就是XXS,上面竟然打著適合身高在59吋以下的人穿著,也就是149.86公分!!美國人到底在想什麼啊!!(附上衣服的測量數據:肩寬46cm、胸寬57cm、袖長62cm、衣長74cm。)也就是說,對於149.86cm高的人呢,這件m65全長是他身長的一半!那假設人是150cm好了,頭部意思意思給他25cm,等於說穿上這件m65之後,衣服底部距離他的腳底只有50cm啊!!難不成這件是三合牌輕便雨衣嗎!?





主拉鍊為SCOVILL。由銅質拉鍊推論這是近年的版本。





後頸部的拉鍊也是SCOVILL。





衣服上的鈕釦。全部鈕扣皆為相同樣式。





鈕扣內側。





右口袋內側有美製的小紙標。





其實我對於美製的所謂"不拘小節"不是很喜歡,到處都有沒做好的線頭,就算是二手品也不應該這麼誇張才是,感覺像國中生家政課會做出來的玩意兒...









尤其是隱藏式連帽那邊的縫線更是讓我不敢領教...





以下附上穿著圖,讓大家見識一下所謂適合149.86公分以下的美國人穿著的尺寸吧!我172/54







以下為M65之簡介:



現今軍友所見到的冬季軍用服裝最常見的就是被人們稱為M65的野戰大衣,自1965年發配到駐紮在寒帶地區的美軍以來,服役至今,也有人稱之為M65野戰夾克英文名稱M-65FIELD JACKET,這是由於當初開發野戰大衣時,最早的雛形都叫做野戰夾克之故。M65野戰大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以美軍為首的盟軍,自從諾曼底第登陸以後,開始進行對德軍的攻擊時,產生了一種野戰大衣,就是我們所熟知的M-1941式野戰夾克。當時的英軍和德軍等大多數軍隊的野戰大衣和勤務制服是一樣的,只有美軍早一步將這兩種制服分開,依各自職務的需要,建立各自的制服體系,把穿著時的不便減到最低。

                                                                               

後來因為部隊反映棉/毛混紡的M-1941夾克有質地太脆弱,容易磨損等問題,再逐步改良開發出新一代的野戰夾克。戰爭後期配發的新一代M-1943夾克,採用棉質,質地比M-1941更加先進結實,並且多了兜帽的設計,從外觀上看已經相當接近現下的M65野戰夾克。



在2戰結束後沒多久又爆發了朝鮮戰爭,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美軍為M-1943夾克加上了內裡的設計,用來提升野戰夾克的禦寒性,這就成為了後來的M-1951式野戰夾克的雛形。M-1951式夾克的風格基本上延續了M-1943式的設計,但夾克的正面已經改為拉鏈式開合,具有優良的防風性能。

                                                                               

接著推出的就是衣領和袖口改成用魔術貼粘合,衣領裡藏有兜帽的M-1965,也就是M-65野戰大衣。從這以後,M65就成為了美國各地駐軍的標準裝備。M65的特徵是沒有繁瑣的裝飾,使用上非常方便以及非常的結實耐用。此外,更具備了適應各種環境的機能性這些條件使M65無論作為冬季的野戰裝備,甚至是日常穿著的大衣都是出色的優先選擇。

                                                                               

M65的長度至腰,外衣表層(OUTER SHELL)是綿和尼龍混紡的結實的厚布,裡層(INTERSHELL)使用的則是純棉的材料,厚度較薄。裡,外兩層的設計構成了M65野戰夾克優良的阻風性與禦寒性,甚至還有一定的防水性。另外,為了使體能活動產生的熱氣和濕汗盡快的排出去,從而設計成敞開的翼形衣領,上面也有魔鬼氈領子立起後可以貼合,這樣可以保証頸部免受寒風的襲擊。



M65的正面用拉練開合,拉鍊上並覆蓋了以小圓鈕扣(DOT BOTTOM)固定的蓋布,這樣更具有擋風性,衣襟出的橡皮帶(RUBBERBAND)設計,則可將腰際緊密的扎緊,阻擋衣外的冷空氣。前胸和腰部正面左右各有一個大口袋(CARGO POCKET)M65的這些設計能夠應付15度以下到-5度的環境,其還可以加裝專用的內膽,以混紡(聚酯纖維和棉)織成的內裡,罩上了一層極薄的十字文飾的尼龍布,構成所謂的棉襖,保暖性能一流。

                                                                               

M65針對美軍的需要生產有單一色的橄欖綠(OD),還有叢林迷彩(WOODLANDCAMOUFLAG)兩款。早期生產的都是OD色一款,美國四軍不分兵種都穿這款大衣,直到1983年以後,美國各軍種也逐漸全部改穿M65野戰大衣。

                                                                               

OD色的M65大衣正名是COAT COLD WEATHER,規格是MIL-C-43455,歷史較短的迷彩M65大衣正式名稱是COMBAT COAT WOODLAND CAMOUFLAGE PATTERN,規格是MIL-C-44048(MIL是軍需品規格)。

2008年2月26日 星期二

小東西





最近拿到了兩個小東西,都是贈品。



這是偽文青必讀的創意刊物PPAPER六十二期贈送的小鐵盒。





你可能沒聽過插畫家Filip Pagowski,但肯定看過他為COMME des GARCONS所繪製的愛心。





前幾個月的PPAPER有他的專訪,當時沒很注意看,但文章中提到他堅持用手工來作圖這點著實讓我難忘。



這個小鐵盒的主題是EYE 2 EYE,怎麼說呢?打開來就知道了,這種簡單又饒富趣味的創意真讓我喜歡。





但是這種厚度、大小的鐵盒到底可以裝什麼呢?想來想去還是只能裝諸如 用過的衛生紙、衛生棉條、保險套、香菸 MP3隨身聽還是耳機等等的,沒想到要使用也得有創意才行...







第二個東西跟著啤酒一起出現。









他媽的是我現在最用不到的電風扇!!但本持著對於中華成棒隊的熱愛,還是顧不得冰箱裡還有一打啤酒,又買了一手。







也不是完全沒用,至少我對用USB驅動的東東相當喜歡。像是下面這個USB小冰箱,真是可愛又不實用斃了,雖然房間裡已經有了大冰箱還是想要啊XD







這個電扇原來是長這樣子的。





馬上就來使用看看,再附上心得。







呼~~~~真的好冷啊!(關掉)

2008年2月25日 星期一

雜談





一如你們所想,現在這個時間,我正拿著啤酒在昏昏欲睡的狀態下碎碎念著。



一直以來我很敬佩老爸,前些天通過電話商量後,也下了不考研究所的這個決定,知道他難免失望,但一句話也沒說仍支持我的意見,有違期待真是相當歉疚。



這是在台北的第三年了,也已經習慣下雨,也習慣在雨天淋雨、騎車,但習慣終究並不代表著喜歡,人的適應力很強,但心眼卻是小的。



故者不失其為故,雖然並不餓,但也找不到拒絕的理由,還是在晚上冒雨去吃個宵夜,這種為了成全他人而變動自己想法的偽善,到底是為了保護別人還是怕傷了自己?



在想著這些事情的同時,也會想起開始喝酒的那段時間,我穿著制服,便利商店值班的大姐還笑笑叮嚀別喝得太多。現在想起,要是沒有籃球跟啤酒還有朋友的話,那段時間或許也過不來。



最近大姑那條養了十幾年的狗也即將去世了(他向公司請了長假來照顧牠。),讓我又想起幾年前養過的兔子,如圖。(最近我妹又想養狗了。)



另外,下週二的商院盃準決賽我們可輸不起。

白痴

因為隔壁寢室的同學電腦壞了,所以這兩天常常來用我的電腦跟正妹聊得不亦樂乎來執行神聖的PPT加退選動作。



"啊你這邊有沒有什麼新歌好聽啊?"他。



"我心如刀割啦!"很冷的回答。



"......."



"我是真的為你哭了~你是真的..."我厚臉皮的唱。



"啊你這段音怎麼怪怪的?"



"要是不怪又唱得好的話,我現在還會在這邊鬼混啊?早去星光了我。"



"也是。"



"再說,你也知道星光只看實力不看長相的。"我無緣無故捅自己一刀。



"也就是說,你除了實力之外,什麼都不缺了"他簡短作結

2008年2月23日 星期六





這兩天,宿舍外的樹開花了,趕緊拿出相機來採花。想想春天也是到了。



撐著傘,雨中的花更顯得嬌嫩欲滴。(拍得非常之差對不起)





其實之前就有想過要拍下校園內的草木、建築或是人物,但總嫌麻煩想說東西又不會跑掉,擇日再戰就是。







但是天一片黑下來、枝葉一直攫上去,公車總不會一直停在路旁等著乘客,或許是因為家裡砍掉的那棵樹讓我覺得有些事為時已晚吧。



等雨停、語停,很想來一趟旅行。

2008年2月22日 星期五

[展覽] 當代藝術館-果凍時代







http://www.mocataipei.org.tw/_Chinese/showweb/01_about.asp?ID=53



我喜歡看的展覽,通常都是不需要什麼美術基礎就可以去理解體會的,要我對著一些古老的瓷器五金或是書卷念念有詞說真是棒透了這點還真做不來,或許以後會好點。



最近想看的是當代展出的果凍時代,感覺上是很新穎特別的主題,如同於台灣說的草莓族,大陸的果凍族應該可以跟我一拍即合XD



從今天開始展到4/13,應該會找個週末去看看說。



看過兩三篇報導,這篇寫得比較完整清楚。



--------------------



中國時報  2008.02.22



果凍時代QQ創作抗拒被塑型



吳垠慧/台北報導



 一九八五年,第一條果凍生產線正式引入中國,伴隨著一九八○年代後出生的年輕世代一起成長。如今,他們已是廿來歲的成人階段,並且形成了與上個世代截然不同的思考邏輯與文化態度。中國策展人張晴稱呼他們是透明、輕盈的「果凍一代」!

 

    張晴所策展的「果凍時代」,呈現的就是四十一位生於一九七○年代末至一九八五年之間,中國大陸年輕藝術家的六十件作品。這也是台灣首次有如此大規模的中國年輕世代的藝術展出。而四十四歲的張晴,是現任上海美術館副館長,更是是兩屆上海雙年展的總策展人,是深具分量的一位藝評與策展人。



 透明輕盈 光鮮亮麗 關注自己



 說到果凍,最大的特色便是那QQ、滑溜的質感與光鮮亮麗的色彩。張晴表示,大陸一九七○年代之前的藝術家,喜歡討論國家、政治、民族與文化的課題,「果凍一代」的年輕藝術家擁有豐富的想像力,不過他們多半關注的是自己切身的世界、喜歡抒發內心的感受。像是電玩、動漫、幻想、日常瑣事、城市生活或童年記憶等,都是他們喜歡的題材。



 一九八三年,中國開始實施一胎化,「果凍一代」多數是一胎化下誕生的孩子。張晴表示他們有「不想長大」的普遍心理。「家裡只一個孩子,父母呵護無微不至,不像我們那時候只要能吃飽就好。」



 一九六○年世代的張晴說,中國幾個大城市,在近廿年轉型成消費型社會,人們生存的環境較過去昌明、富裕又複雜。「這一代年輕人擁有完整的學校經驗,在學校封閉性的空間中,造成與社會接觸的延遲,青春期相對延長。」



 不願長大 卻不像豆腐易碎



    因此,張晴觀察到,「果凍一代」的年輕人即便已成年,也不願面對成年的壓力,「仍然延續獨生子女童年階段的心理狀態。」「像是果凍的外表鮮麗,但卻沒有固定的形態。果凍的輪廓取決於容器,就像是這一代人抗拒被塑型,反抗成為前人定義的形象,又不可避免受到時代和文化環境的塑造。」不過張晴也說:「果凍的外在雖然很脆弱,但其實還是有軟結構支撐,不像豆腐易破。」



 在策畫「果凍時代」之前,曾有朋友警告張晴,現在年輕人很難相處,「沒有倫理觀念、自我的不得了」。也有人嘲諷年輕人和果凍一樣「好看卻沒營養」。不過,張晴的感受是:「表面化的創作成了另一種深刻。」


2008年2月21日 星期四

電影租一片六十





今晚看完了這部想看很久的電影,近三小時的片長幾乎都是在自我獨白。



我想到前陣子看的"我是傳奇"。



我所見的共同點,是"追求幸福",還有"積非成是的認同"。



不同的是,一個場景是在闕無人煙的死城、另個則是在紙醉金迷的首都。



不同的是,一個是力挽狂瀾地掙扎、另個則是隨波逐流地淪落。



但怎麼說,那寂寞得很淋漓盡致的心靈仍是相同。



租一部電影只需要六十元,那你願意花多少錢租賃一段情感?於生活已支離破碎之時。



關於"紀子、出租中",我能闡述的不多,希望你們看完了,能跟我有點話說。



因為我也在等。

有沒有過那時候









還記得小時候很喜歡一件衣服,所以買了兩件同款同色的嗎?



還記得生日收到的卡通電子表(掀開米老鼠的頭會有音樂的那種),在沒電之後哭著說要修理換電池的時候嗎?



還記得因為長大後、明明尺寸已經太小,還硬要穿出去的那件外套嗎?



還記得只有一雙球鞋所以穿了三年,破到不能穿還想再補起來繼續走,在最後的最後還去找是否有相同的款式新鞋買呢?







長大之後,有錢買很多球鞋了,反而懷念起穿著制服時的那般純粹。



也忘了自己到底是喜歡球鞋、還是只喜歡買新球鞋。











那塊發黃的橡膠、代表著童稚的那幾年。







當我一本初衷地為那雙不知道幾歲的球鞋繫上鞋帶時,有跟的鞋子走過來這麼高談論闊。















像是輕蔑似地,笑聲又"咖搭、咖搭、咖搭、咖搭..."的逐漸遠去。



有口難言,台下竊竊私語著我穿了不得體的打扮,而說的話他們一句也沒聽進去。





2008年2月20日 星期三

別瞧不起人





說實在話我今天真的很不高興。



對啦,我這個廢物就是沒品說話總是帶髒字成績也不好又不唸書整天只會打球打電腦看漫畫要不就搞些有的沒有自以為很好笑。



但是如果品學兼優、功成名就就是這種嘴臉這副德行的話,那我還真是不敢恭維。倒是寧願去夜市賣肉圓還是章魚小丸子然後閒暇時候去看部二輪片還是騎車去走走,想看書就去誠品坐一個下午。



站在低處就是該眼巴巴的被高高在上的人鄙視對吧。



我對你們這種人所能表現出最大的唾棄,就是不要成為如你們一般的人。



單純了很久很多年,最深刻體會到的就是人該自私點。



而今說笑話搞低能,我只會表現在朋友面前,而不是想要取悅他人又要被說輕浮不穩重;參予事務,我只做想做的,而不是熱心公益又被嫌說多管閒事很雞婆很有意見都我的毛就好啦。



再如何也不可能放下來被踐踏的,是自尊。

2008年2月18日 星期一

三上、三下





開學第二天,算了算我的學分,他媽的我之前那兩年半有夠混,所以...我去填了超修單,不是很上進而是不想要延畢。



剛開學看似很悠閒但已經要煩惱到底要不要去找補習班,一來我不想那麼快就當兵然後出社會、但是又怕如果為了準備研究所又搞到不能如期畢業要怎麼辦。哀,比賽快點打完啦,打完後我就不用花時間去重訓跑步了,最好明天就打!但八成又會因雨延賽。



歐巴桑毛毛蟲實在是個好朋友,雖然很少聊天幾乎不太見面,但是容易就聊得愉快,也用不著說場面話或是顧及形象什麼的,互相有啥煩惱也可以拿出來討論,這種情誼真是難能可貴,雖然自她交了男朋友之後我們沒再約出來吃東西或是喇賽了,但反正也沒差(我這什麼爛結論)。



想到黃俊郎他自問自答"這一段時間,我過得後不後悔?",而我最常捫心自問的是"我到底有沒有病?"



而這類問題往往都沒辦法得到答案,就像車子的里程數從來就沒辦法往回轉。



"給自己一個期限,設定好目標作想做的事情,然後就盡力而為。"



"你覺得這個東西值得你花多少心血下去經營,就這麼做,不要因為別人而改變想法。"



說得義正嚴詞。說不定,最道貌岸然最讓我看不起的,還是自己。



討厭這個勢利現實且形而上的社會,卻得不甘心的跟著沉淪下去。

2008年2月16日 星期六

08/2/16 版友小聚會





一字排開的工作靴真的相當有氣勢。



第一次參與版聚,或許是因為臨時才舉行的關係,來的人並不若以前的盛況。但是每個來的朋友都是版上的熟面孔,也讓我有機會跟每個前輩都說到一些話。



高大哥跟ccrrjj兄因為先離開沒能合照實在可惜了,ccrrjj兄那件GB皮衣真是帥到翻過去。





或許因為是同好的關係,雖然從沒見過,但很容易就可以聊得樂絡起來。幾乎每個人輪流問到我唸幾年級、哪間大學、幾歲等等XD。



跟櫻桃之前有聊過幾次,當時從語氣中感覺是個很容易親近的前輩,這次終於見面也相當熱情,雖然我懂得很少但也沒有絲毫倚老賣老的架子在,辦版聚擔心大家無聊還得忙著跟每個人聊天、安排活動,真令人佩服。



bugman從一出現話就沒有停過,跟rf完全相反啊,講話幾乎沒個正經XD,但是難得他對我說一段還算人模人樣的話"以後你也會像我們一樣,口味越玩越重的,但是不用急著買啦,這種興趣是一輩子的事情。"



而其他版友也十分熱絡地與我分享經驗還有閒聊,非常有收穫。<ex:恰吉豆花店的工讀小妹是上二四六的班。>



而LeeTea也特地搭高鐵來聚會,晚上吃完飯後又匆匆南下,真是情義相挺!



晚上去Fridays吃晚餐,因為恰吉19號生日,也在餐廳簡單慶祝一下,附送的甜點被一群豺狼虎豹吃得一乾二淨。













很盡興,也期待再次的見面。

2008年2月15日 星期五





有時候,把自己想得很強大。



有時候,把自己想得太卑微。



完全沒有辦法確定,也沒有辦法完全確定,終究只是在想而已。



我們戰戰兢兢的準備應付不清楚會不會出現的,



我們如履薄冰的害怕不知道存在不在的。



等到哪天確定那不在了、不來了、再也不用想了。



才、如釋重負、鬆了一口氣,或是



嘆一口氣。

北美館一遊





早上去了市立美術館當偽文青。









但是裡面展的都是動漫模型等物,還有海洋堂的歷史說明等。因骨子裡面還是個愛看卡通的死小孩,實在是看得大飽眼福(包括很多很可愛的會場人員XD)。但礙於會場內禁止攝影,什麼圖也沒能帶回來了。



所以買了最愛的凌波零回來= =+





然後這是要送給一向很關照我的學長小猴的,他由衷地熱愛K66。





之後去了次文化版的小聚會,心得跟照片會發表在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