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8日 星期一

[展覽] 全台灣都知道的米勒名畫展









時間:2008年5月31日~9月5日               

地點: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票價:全票250元、學生票220元              

  (4月17日起在7-11的ibon預售,預購者贈筆記本)



2008大展》米勒名畫拾穗、晚禱 首次同外展

                        

米勒名畫展與太陽劇團演出,對台灣民眾來說,是本土百年難得一遇的世界級藝文饗宴,不必坐飛機到國外就可欣賞到,錯過這次,再待何年?



法國奧塞美術館的鎮館寶─米勒曠世名畫「拾穗」、「晚禱」,每年總吸引全球無數遊客赴奧塞朝聖;但今年5月31日到9月5日,只有在台灣才看得到這兩幅名畫。

                         

台灣民眾何其幸運,課本上耳熟能詳的米勒曠世名畫「拾穗」和「晚禱」,破天荒同時出國展覽,且全球只選在台灣這一站落腳,3個月long stay喔。這次的機緣,可謂集天時、地利、人和。一年前,奧塞美術館傳出將在今年5月整修「米勒廳」,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即前去探詢。因為名列法國國寶的「拾穗」及「晚禱」從未同時離開過法國,一時難以突破,幸而透過與奧塞美術館館長相交甚篤的聯合報發行人王效蘭大力斡旋,終於促成美事。



米勒是法國19世紀最偉大的田園派畫家。奧塞美術館館長Serge Lemoine說,米勒的這兩幅畫是西方藝術的標竿,他畫出勞動者的樸拙和真實,「將當時農民的形象永遠留在我們眼前」,也留下永恆不朽的美感。

                         

讓人感動的是,奧塞美術館「米勒廳」有19幅米勒傑作,除了幾件較脆弱的畫作外,一口氣出動其中16件名畫來台,讓台灣民眾可以「一次看足」米勒經典。 此一以「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為名的展覽,除了米勒名畫,還將展出巴比松畫派名家胡梭、柯洛等人傑作,以及19世紀法國農村生活原版攝影共70件,完整呈現米勒時代的生活和歷史環境。



【聯合新聞網】 2008年04月07日

        記者周美惠、李玉玲報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了,新聞看完,換我說廢話了,這次的米勒畫展可以說是無人不知曉,想也會是場像是市場般水洩不通的展覽,一直以來我最不喜歡的行為就是沒有主見的人云亦云,所以這次的展覽我不會去看。



但這並不表示多麼想特立獨行想裝清高,而是自認為看不懂這種藝術品以及沒有錢,對於畫法的技巧、光影跟場景的捕捉甚至美術史的涉獵我皆完全沒有概念,就像之前去北美館看展覽,正統建築大師伊東豐雄的展看得興致缺缺(因為我完全沒有那個料),但是另外一個展<衍生的秩序>卻讓我非常欣賞,因為其表達的意識情感可以試著去揣測捉摸,並沒有修過心理學或是什麼現代藝術,但意識跟想法這種東西,只要我們還活著,就不斷的在進行跟發酵,所以反倒是後者這種意識形態的展示,看得十分享受。



說到米勒,我第一個念頭就是想到大嘴米勒。







像我這般庸俗的人也往往會自以為高尚的討厭庸俗之事(但是卻跑去看了樂高積木展),所以對於那些一窩蜂買票進場卻不試著去認識這位終身窮苦的畫家,以及其作品所想表達之概念,而只是在會場門口拍拍照片,回家之後迫不及待的上傳、分享得好像很有心得爆炸感動、跟大家說我也很時尚的沒有錯過喔,過沒兩天就忘得一乾二淨的人我是不能認同的。



這些人不知道米勒是多麼慈祥的一位父親,他的夫人是多麼的支持他,連他在西洋美術史的地位也都不甚了解。關於米勒我也完全不懂,所以也就不自以為文青的貼上一堆資料了,想知道的自己搜尋就是了。



反過來說,對於完全不懂就大方承認我就是去湊熱鬧看難得的展覽的、以及內行看門道的這兩種人,我是相當佩服的。



這是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家達利所畫的<米勒晚禱之考古學回想>,雖然看不懂,覺得也頗有趣味。







而就米勒這兩幅畫來說,我比較喜歡晚禱。(完全是多餘的一行文字)



到此結束,這篇也沒什麼內容,就是複製貼上全台灣都知道的新聞然後加上一些廢物結論就是了。

1 則留言:

  1. 前兩個展覽我都有看沒有懂阿

    你還是約我去看樂高展之類的才是真的吧!

    還有你對樂高展有什麼不滿阿~

    人生難得有機會可以跟1m的海綿寶寶照相耶!!!



    厚~人家想要海綿寶寶跟APE的T-SHIRT阿~~~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