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125

                              

剩125天,每天在那邊抱怨爆氣爆肝被罵到爆炸也都一樣,總是要撐過去。

一直要說服自己這些都是磨練,結果不少義務役學長學弟還挺佩服我可以忍受這些鳥事的...

再過兩天就剩下四個月了,加油唄。

各位掰掰,下次見。

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其實我有養兔子


很久沒有照片上傳,發文章的頻率就少了很多,話說竟然還有很多朋友不知道我養了兔子,而且都已經兩個多月了。
兩個多月前,一位大哥養了兩隻兔子,但其中一隻體弱多病加上被另外一隻兔子欺負而搞到跛腳(後來我才知道兔子對地盤是有領域性的,怪不得會欺負新來的弟兄),原飼主看這隻小兔子得皮膚病又跛腳,卻打算將牠放生(難聽點是棄養),而我見了於心不忍,於是過兩天的晚上,這隻兔子就出現在我家的客廳了。

兩個多月之後的現在,小兔子變成了中兔子,皮膚病也都全好了,只剩當時的跛腳還維持著,帶去看過獸醫也說不容易醫治好,所幸兔子仍然非常活潑。(話說我妹給他取了很女性化的Mina這個名字,但這兩天我才發現牠是帶把的。)

籠子也從一開始的500元小籠子換成了今天剛買到的高貴豪宅MR-306(真的很貴...我都要吐血了),但是體積大小真的差很多...以前那個兔子大概就占了一半籠子的大小,只能在裡面繞圈圈而已,現在這個可以在裡面跳來跳去...還有跳板說,雖然對牠來說不太實用。

說真的一隻花50元就可以買到的兔子竟然要花我幾千元去養牠,對很多人來說是很誇張的事情...

以前家裡也養過幾次兔子,但都不懂養育的方式,讓牠們沒有過得很好,現在這次就不能隨隨便便了,雖然現在這隻兔子還是會隨地大小便讓我很困擾...

就這樣子,之後若有照片會補上來的,雖然牠長得跟主人一樣不是很上相。

---------

晚上新增:老媽下班回來知道我花大錢買籠子,臭罵了我一頓,況且他聽到的還是我修正過後的價錢...慘啊...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投資學的範疇很廣,股票、基金、期貨、選擇權、保險、房地產、外匯等五花八門的領域都有人可以賺到錢,也都可以賠光身家。

成功的投資者並不見得甚麼都要懂,就算只懂一項也比懂很多卻賺不到錢的人來得好。畢竟投資者不等於是學者,不懂也沒甚麼好丟臉的。

幾年前是綠能類股當道、去年黃金相關產品很熱門、今年則是金磚四國,當投資人分不清楚甚麼是他了解與不了解的,很容易就被一些廣告台詞給哄騙住,而成為投資機構的肥羊。

每個人都應該設定自己的界線,不懂的不要碰,每個領域都各有專精研究的人在競爭,若貿然涉入不就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嗎?毫無勝算可言。

我最開始認識的投資產品是基金,但選擇不碰,因為成本太貴。

期權風險太大,就算是做為避險工具成本也過高,加上我不做信用交易,所以也不考慮。

黃金前陣子紅極一時,但它並不是一個能夠買入後就能夠產生經濟價值的產品,只能靠買賣賺取價差,買黃金不如買礦業類股,所以也不考慮。

前段時間看雜誌有位可轉債的達人Albert,他大力推廣可轉換公司債這種產品,兼具股票與債券的性質,在上漲時可以賣出賺取價差、下跌時可以當作債券,這種獲利可期虧損無虞的商品聽起來多麼美好,但實際市場上交易量過少,流動性不佳的問題會使得買賣折溢價嚴重,若抱著持有至到期日的報酬率太低也是損失了該筆金額的機會成本,所以評估後我仍是敬謝不敏。

這一兩個禮拜認識一位在房地產有一番成就的朋友,他對我說投資房產比股票更好賺且穩定,花了一兩個小時終於說服我這點,因為買入的房價決定了,之後的收入跟支出也都是可預期的,所以自然比動盪的股市更為穩定(況且在租賃這部分他集中做學生市場,往往一住就是三四年,房客畢業後還能介紹學弟妹入住,空房率自然不高),他個人已經有兩間事務所跟一些房客的事業,也建議我退伍後可以考慮加入他的事業。但對於房產我是一竅不通,相關的法規跟看屋、看路段常識我完全都不具備,加上入門門檻過高,也不算是當下會投資的選擇。

如今我是朝投資股市這方面在研究,當然光是股市就有超多種領域跟方法了,一旦手足無措要血本無歸也是輕而易舉的。目前心目中的理想投資方向是買入ETF以及獲利穩定市占率高的龍頭股這兩點,不做當沖及波段買賣,也不嘗試技術分析及預測市場動向,對我來說,安心亞是個漂亮的女生「安心」是個人投資中最重要的兩個字。
也因為現在在當兵,不能每天盯著盤看也是一種練習,畢竟投資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而不是搞得整天神經兮兮的在那裏活受罪。

除了定期定額之外,也得耐心等到股價落到便宜價再單筆加碼購買,要手上有錢忍住不投入股市並且看著市場漲跌的確是件難事。

總之本文的重點如同標題,知道的才去做、不知道的不要去做。

而巴菲特也說過:「成功的投資有時需要甚麼也不做。」

零股+鑫豐證券=小額投資人的好幫手

















當景氣好轉時,電視就充斥著各種金融機構的廣告,很多是我不以為然的,沒有任何明確的內容,卻喜歡用令人動容的小故事來表達金融機構的親和力,如大眾銀行那個一位母親長途跋涉探訪女兒、摩根富林明的那句:"用心、找到人生的每一個多頭格局。"等廣告,在裡面我完全看不到任何重點,只有想讓收看的人有究甘心的想法而已。

相較之下,7-11近來的兩個廣告好上太多了,不但強調統一超雇用弱勢族群、收購在地農產品,也間接打了職棒球隊的廣告。

扯遠了。

在之前我提到過若是要買基金,會選擇低成本且績效又贏過市面上一半基金的指數型基金。而若是要購買的話會建議以股票方式購買會好過利用定期定額買基金的方式去申購。原因有以下兩點:

1.成本低廉,就算是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一年的費用也要0.5%手續費+0.2%管理費+0.36%經理費(大約)=1.06%上下,加上若是投資金額達不到各銀行設定下限的話(如每次手續費下限50元、年度管理費下限200元等等),實際要付的成本更高,雖然說已經比主動型基金的2~3%便宜不少了。但若改以股票方式交易的話,買入只需要付0.1425%的手續費(賣出的時候需要付0.1425%手續費+0.3%的證交稅,但不賣的話就不需要支出,比起基金放著不動都要付費的結構好上不少。)。而在相同的績效之下,越低的成本也代表著越高的報酬率。

2.隨時可以買進賣出,不像基金申購要設定扣款日,贖回有時候還要等上幾天,操作上的便利性比起基金來說更高。當然這是一把雙面刃,投資人在情緒上也得不受短期漲跌影響才可以。

但一張0050就要五萬元左右,對於小額投資人並不十分親切,而若無法每隔一段時間買入也沒辦法達到定期定額的要求。所以可以選擇使用購買零股的方式來持有,如這個月每股0050是50元,就以3000元購買60股、下個月每股漲到了60元,就買50股這樣,來達到定期定額的效果。而因為0051、0056及0057的交易量不大,所以買賣折溢價可能較大,故還是比較建議買賣0050。

而不僅是買ETF,就連個股也可以用零股的方式來買賣,一張鴻海要13萬多、宏達電要40幾萬,但如果用零股的方式,我們只要花幾百元就可以投資任何一支個股,也不用擔心自己口袋不夠深了。

個人是選擇用折扣最多的鑫豐證券開戶,手續費是打1.7折,也沒有手續費下限的設定,不足一元則以一元計,成本比起其他家券商可說是相當便宜。

但唯一的缺點就是鑫豐證券只有在台北雙連捷運站附近有據點而已,對於要開戶的外地人來說就略嫌不便了。

總結目前要購買國內的股票,鑫豐可以說是成本最低廉的選擇。當然,有很多理由是可以不選擇這家的(如據點過少、該券商資本額過小、其他券商看盤軟體使用較為便利、不在乎這點小錢等等),只是一點想法分享而已。

手續費折扣一覽表

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第199天



路還長得很,即使機車已經賣掉了還是要繼續走過去。

放假是拿來放空跟養肝的,有時候聽到手機鈴聲就覺得很煩,說不定又是哪個人打來問事情或是交代收假回去要做的東西。

收假前心情不好,甚麼也懶得說。最值得期待的就是領薪水、算假期、數日子。

長輩耳提面命說要規劃未來,而最不想去計畫的就是未來的這137天。

下次見。

2010年5月8日 星期六

三種定期的投資方式




對於手上錢不多,但每個月有固定收入的死老百姓來說,定期投資可以說是強迫儲蓄累積財富最好的方式了。

而除了最常見的定期定額之外,還有另外兩種定期的投資方式,分別是定期不定額跟定期定值。

這三種投資方式各有不同的優劣,也是我這段時間在思索的。以下稍微簡單說一下,畢竟很多人都知道就不用我來裝懂了。

1、定期定額就是每隔一段固定的時間就投入一筆固定的金額,最常見就是基金投資大多以這種方式,是最簡單的基本款,如:每個月26號投入3千元。這方式的好處在於不受投資者情緒影響而做出錯誤的判斷。




價位


投入金額

單位數

1


10


3000


300


2


12


3000


250


3


15


3000


200


4


8


3000


375


5


6


3000


500


6


10


3000


300


總計





18000


1925


均價


9.35


總值


19250


如上表,這種高價位時買入少點單位數,低價位時買多點單位數的做法,有助於降低平均成本,比起每個月固定買入幾個單位數的做法來得更具效益,若如上表的價位每期買入300個單位,六個月後也只得到1800個單位,而投入的金額也是高於上表的18300。

2、定期不定額就是每隔一段固定的時間投入一筆不固定的金額,金額大小就依照投資者的喜好去拿捏,在看好後勢會漲的時候投入多一些、看跌的時候少投一些;也可以做所謂的高點減碼、低點加碼。假設我認為某個價位已經是相對高點了,那麼我就投入少一點的金額,在相對低點的時候投入多一點金額。

月份價位投入金額單位數
1103000300
2122000167
315100067
484000500
565000833
6103000300
總計180002167
均價8.31總值21670

以這種方式投資,因為高檔減碼低檔加碼的程度大於定期定額,所以績效比定期定額好上不少,但這種方式的缺點較與人性衝突,很少人能理性地做出這樣的決策,況且在長時間的多頭與空頭市場下,很難去判斷出現在到底是相對高點還是低點,若市場趨勢一路向上不停,那麼不斷減碼的成效就可能遜於定期定額了。

3、而定期定值是在每隔一段固定的時間投入的金額恰巧使得投資的總額以一定的數量增加,聽起來比較複雜,但也是一種逢高減碼逢低加碼的做法,假設第一個月投入三千元,就設定第二個月我們投資的總值要達到六千元,之後每個月投資總值就以三千的金額增加。

月份價位投資現值需投入金額單位數投入後總值
110030003003000
212360024001606000
315552034802909000
486000600075012000
5690006000100015000
610250000025000
均價8.35總計20880250025000
看起來這種做法比上面兩種賺得更多,但缺點就是在現值大幅縮水時必須投入大筆金額補足每個月的目標總值(如表中第四、五月的時候),而在大漲的時候總值往往超出預設而不能買入(如表中第六個月),而若要強制符合總值變化的話更是需要賣出部分單位數,雖然做到部分停利的動作,但這在不斷上漲及下跌的市場裡卻相當挑戰人性(跌勢中不斷加碼投入、漲勢中不能買入或是得賣出)。

根據不同的市場情形,這三種操作模式的績效也都會各有優劣。

在盤整或經歷市場循環的時候,定期不定額和定期定值因為逢高加碼逢低減碼的程度更大,所以將帶來較豐厚的報酬。


在市場不斷上漲的時候,因為定期不定額和定期定值逢高減碼,所以參與上漲的部位比定期定額來得少,所以定期定額將有比較好的績效。


在市場跌跌不休的時候,定期定額和定期定值由於不斷加碼,將使得損失更大,當然這可以解釋是降低平均單位價格,但若是長達三到五年的空頭,定期定額的方式反而比較令人感到安心。



而在股票方面,則可以利用買零股的方式來調整每次購買的單位數。

好像又是一篇枯燥的文章......這種東西到底要怎麼寫才會有趣啊...
以上是個人的看法,雖然說國內大多的基金都只能使用定期定額法投資,但若金額大於一萬,也可以自己下單筆來做定期不定額或定期定值投資。

第一次套牢就上手



連自己都佩服自己,有辦法達到一個月31.2%的報酬率,而且還是負的。


四月初,華映的新聞上了報紙的頭條,許多投資人大罵該公司,使得股價瞬間跌停,過了幾天還是沒有停止的趨勢。


我腦海馬上浮現"危機入市"、"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這兩句至理名言。

再說,當時一張華映不過3千多元,花一萬元買個三張都還有剩,於是我就不假思索地投入了,便抱著難過的心情收假。(收假的心情自然是不太好的)

當時是以3.31買入三張。

過了幾天有次出外洽公,在店家的電視上看到股價剩下3元,想說沒關係,跌掉一成還可以接受。

這兩天放假回家,上網看一下,不得了了,變成2.29元了,也是連日來不斷跌停,真讓我不禁懷疑,這股票到底會不會下市...


目前未實現損失已經到了三千多元,對我來說也是有點分量了,好在這些都是手上用不到的錢,所以並沒有妨礙到個人的生活層面。


這讓我得到一個體會,無論如何,不要以融資或融券的方式來投資,不僅投資大師巴菲特這麼說,就連投機大師科斯托蘭尼也這麼認為。用手邊多餘的錢來從事投資,我們就可以每天安心地睡覺。


在這筆投資中犯的錯誤就是,我不懂這家公司就貿然地投入,總抱持著危機就是轉機的想法去做,而沒有判斷之後是否還會跌下去。

至於目前的打算仍然是定期不定額投入0050跟0056,也正在摸索巴菲特班的價值選股。

2010年5月7日 星期五

CB快感




恩恩,這圖片...



這段時間常利用網路書局來購買書籍,而最近一口氣購買了東本昌平的CB快感全套八集、機車一族8~11集跟五本Ride(是關於機車的mook),共花了將近三千塊,而老媽看到我買了一小箱的書卻全部都是關於機車的,就忍不住斥責了幾句:



"都幾歲的人了,還在那邊瘋機車。"



"都老大不小了,不要整天渾渾噩噩的,該想想以後要幹嘛,不是在那邊看漫畫玩自己的興趣而已。"


就連今天早上我在看太陽對上馬刺的球賽,他也補上了幾句:



"對啊,就看看籃球打球就好,不要想說以後買重機甚麼的,機車畢竟是肉包鐵的東西,還是汽車比較安全。"



"機車就是拿來代步通勤的就好了。"


又想到大學時有位教授說過的:



"以後我小孩要是長大,我絕對不准他騎機車,因為騎車的風險肯定大於開車嘛!"


---------------



在CB快感這部漫畫裡面,背景是設定在摩托車已經被明令禁止的未來,政府認為機車是危險、不守規矩、破壞環保的工具,而一群熱愛機車的伙伴私下組裝機車騎乘卻被認為是恐怖分子,當時的政府也認為人們的自由應該被限制、群體管理,才能夠使得地球與人類永續共處,畢竟多年前地球會被破壞到幾近毀滅也都是人不安分守己的原故。



年輕主角本來是個墨守成規全然接受官方思想的男孩,但在一次偶然接觸機車的情況下卻深深地被吸引,內心也在渴望與守法的矛盾中猶豫,一位經歷過大眾都騎著機車的時代的老人這麼問他:



"那你有沒有想過,被禁止的行為真的是不對的行為嗎?"


在裡面,主角們從古老的掩埋場中挖出老舊的機車零件與引擎(CB92、CB750、GT350等等),把這些視為寶物並組裝完成,在故事裡頭玩車的環境條件遠比現在惡劣,卻能令他們甘之如飴且瘋狂著迷。



PS:CB是Honda的一種車系名稱,算是街車的代表。



-------------------



看著這些故事,總能讓人重拾一些赤子之心,後來我瀏覽了Honda的官網,看到在CB223S的網頁上寫著Enjoy the CB life,不禁讓我思考,與這標題相呼應的是甚麼?



CB1100的PV



摩托車進行曲


對於不能體會的人再說一百次也是多餘的,這與風險無關、與速度無關,騎車就只是為了快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