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景氣好轉時,電視就充斥著各種金融機構的廣告,很多是我不以為然的,沒有任何明確的內容,卻喜歡用令人動容的小故事來表達金融機構的親和力,如大眾銀行那個一位母親長途跋涉探訪女兒、摩根富林明的那句:"用心、找到人生的每一個多頭格局。"等廣告,在裡面我完全看不到任何重點,只有想讓收看的人有究甘心的想法而已。
相較之下,7-11近來的兩個廣告好上太多了,不但強調統一超雇用弱勢族群、收購在地農產品,也間接打了職棒球隊的廣告。
扯遠了。
在之前我提到過若是要買基金,會選擇低成本且績效又贏過市面上一半基金的指數型基金。而若是要購買的話會建議以股票方式購買會好過利用定期定額買基金的方式去申購。原因有以下兩點:
1.成本低廉,就算是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一年的費用也要0.5%手續費+0.2%管理費+0.36%經理費(大約)=1.06%上下,加上若是投資金額達不到各銀行設定下限的話(如每次手續費下限50元、年度管理費下限200元等等),實際要付的成本更高,雖然說已經比主動型基金的2~3%便宜不少了。但若改以股票方式交易的話,買入只需要付0.1425%的手續費(賣出的時候需要付0.1425%手續費+0.3%的證交稅,但不賣的話就不需要支出,比起基金放著不動都要付費的結構好上不少。)。而在相同的績效之下,越低的成本也代表著越高的報酬率。
2.隨時可以買進賣出,不像基金申購要設定扣款日,贖回有時候還要等上幾天,操作上的便利性比起基金來說更高。當然這是一把雙面刃,投資人在情緒上也得不受短期漲跌影響才可以。
但一張0050就要五萬元左右,對於小額投資人並不十分親切,而若無法每隔一段時間買入也沒辦法達到定期定額的要求。所以可以選擇使用購買零股的方式來持有,如這個月每股0050是50元,就以3000元購買60股、下個月每股漲到了60元,就買50股這樣,來達到定期定額的效果。而因為0051、0056及0057的交易量不大,所以買賣折溢價可能較大,故還是比較建議買賣0050。
而不僅是買ETF,就連個股也可以用零股的方式來買賣,一張鴻海要13萬多、宏達電要40幾萬,但如果用零股的方式,我們只要花幾百元就可以投資任何一支個股,也不用擔心自己口袋不夠深了。
個人是選擇用折扣最多的鑫豐證券開戶,手續費是打1.7折,也沒有手續費下限的設定,不足一元則以一元計,成本比起其他家券商可說是相當便宜。
但唯一的缺點就是鑫豐證券只有在台北雙連捷運站附近有據點而已,對於要開戶的外地人來說就略嫌不便了。
總結目前要購買國內的股票,鑫豐可以說是成本最低廉的選擇。當然,有很多理由是可以不選擇這家的(如據點過少、該券商資本額過小、其他券商看盤軟體使用較為便利、不在乎這點小錢等等),只是一點想法分享而已。
手續費折扣一覽表
Z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