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的範疇很廣,股票、基金、期貨、選擇權、保險、房地產、外匯等五花八門的領域都有人可以賺到錢,也都可以賠光身家。
成功的投資者並不見得甚麼都要懂,就算只懂一項也比懂很多卻賺不到錢的人來得好。畢竟投資者不等於是學者,不懂也沒甚麼好丟臉的。
幾年前是綠能類股當道、去年黃金相關產品很熱門、今年則是金磚四國,當投資人分不清楚甚麼是他了解與不了解的,很容易就被一些廣告台詞給哄騙住,而成為投資機構的肥羊。
每個人都應該設定自己的界線,不懂的不要碰,每個領域都各有專精研究的人在競爭,若貿然涉入不就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嗎?毫無勝算可言。
我最開始認識的投資產品是基金,但選擇不碰,因為成本太貴。
期權風險太大,就算是做為避險工具成本也過高,加上我不做信用交易,所以也不考慮。
黃金前陣子紅極一時,但它並不是一個能夠買入後就能夠產生經濟價值的產品,只能靠買賣賺取價差,買黃金不如買礦業類股,所以也不考慮。
前段時間看雜誌有位可轉債的達人Albert,他大力推廣可轉換公司債這種產品,兼具股票與債券的性質,在上漲時可以賣出賺取價差、下跌時可以當作債券,這種獲利可期虧損無虞的商品聽起來多麼美好,但實際市場上交易量過少,流動性不佳的問題會使得買賣折溢價嚴重,若抱著持有至到期日的報酬率太低也是損失了該筆金額的機會成本,所以評估後我仍是敬謝不敏。
這一兩個禮拜認識一位在房地產有一番成就的朋友,他對我說投資房產比股票更好賺且穩定,花了一兩個小時終於說服我這點,因為買入的房價決定了,之後的收入跟支出也都是可預期的,所以自然比動盪的股市更為穩定(況且在租賃這部分他集中做學生市場,往往一住就是三四年,房客畢業後還能介紹學弟妹入住,空房率自然不高),他個人已經有兩間事務所跟一些房客的事業,也建議我退伍後可以考慮加入他的事業。但對於房產我是一竅不通,相關的法規跟看屋、看路段常識我完全都不具備,加上入門門檻過高,也不算是當下會投資的選擇。
如今我是朝投資股市這方面在研究,當然光是股市就有超多種領域跟方法了,一旦手足無措要血本無歸也是輕而易舉的。目前心目中的理想投資方向是買入ETF以及獲利穩定市占率高的龍頭股這兩點,不做當沖及波段買賣,也不嘗試技術分析及預測市場動向,對我來說,
也因為現在在當兵,不能每天盯著盤看也是一種練習,畢竟投資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而不是搞得整天神經兮兮的在那裏活受罪。
除了定期定額之外,也得耐心等到股價落到便宜價再單筆加碼購買,要手上有錢忍住不投入股市並且看著市場漲跌的確是件難事。
總之本文的重點如同標題,知道的才去做、不知道的不要去做。
而巴菲特也說過:「成功的投資有時需要甚麼也不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